数据库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库数据迁移方案

更换数据库这个事儿,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挑战,因为我们需要保证整个迁移过程中,既不能长时间停服,也不能丢数据。

实际上,无论是新版本的程序,还是新的数据库,即使我们做了严格的验证测试,做了高可用方案,刚刚上线的系统,它的稳定性总是没有那么好的,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恢复,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我们承担不起的。

所以我们在设计迁移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每一步都是可逆的。要保证,每执行一个步骤后,一旦出现问题,能快速地回滚到上一个步骤。这是很多同学在设计这种升级类技术方案的时候,容易忽略的问题。

第一步-复制旧库数据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旧库的数据复制到新库中。对于大规模数据可以使用自增字段(自增主键/创建时间)作为复制的区间,在业务低谷期分批复制数据到新库中。

第二步-同步数据

因为旧库还在服务线上业务,所以不断会有数据写入旧库,我们不仅要往新库复制数据,还要保证新旧两个库的数据是实时同步的。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个同步程序来实现新旧两个数据库实时同步。

我们可以使用 Binlog 实时同步数据。如果源库不是 MySQL 的话,就麻烦一点儿,但也可以参考复制状态机理论来实现。这一步不需要回滚,原因是,只增加了一个新库和一个同步程序,对系统的旧库和程序都没有任何改变。即使新上线的同步程序影响到了旧库,只要停掉同步程序就可以了。

第三步-双写

然后,我们需要改造一下业务,业务逻辑部分不需要变,DAO 层需要做如下改造:

  1. 支持双写新旧两个库,并且预留热切换开关,能通过开关控制三种写状态:只写旧库、只写新库和同步双写。
  2. 支持读新旧两个库,同样预留热切换开关,控制读旧库还是新库。

然后上线新版的业务服务,这个时候业务服务仍然是只读写旧库,不读写新库。让这个新版的服务需要稳定运行至少一到二周的时间,期间除了验证新版服务的稳定性以外,还要验证新旧两个库中的数据是否是一致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新版服务有问题,可以立即下线新版服务,回滚到旧版本的服务。

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开启服务的双写开关了。开启双写开关的同时,需要停掉同步程序。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就是这个双写的业务逻辑,一定是先写旧库,再写新库,并且以写旧库的结果为准。旧库写成功,新库写失败,返回写成功,但这个时候要记录日志,后续我们会用到这个日志来验证新库是否还有问题。旧库写失败,直接返回失败,就不写新库了。这么做的原因是,不能让新库影响到现有业务的可用性和数据准确性。上面这个过程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关闭双写,回滚到只读写旧库的状态。

第四步-对比补偿

切换到双写之后,新库与旧库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原因有两个:一是停止同步程序和开启双写,这两个过程很难做到无缝衔接,二是双写的策略也不保证新旧库强一致,这时候我们需要上线一个对比和补偿的程序,这个程序对比旧库最近的数据变更,然后检查新库中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还要进行补偿。

开启双写后,还需要至少稳定运行至少几周的时间,并且期间我们要不断地检查,确保不能有旧库写成功,新库写失败的情况出现。对比程序也没有发现新旧两个库的数据有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新旧两个库的数据是一直保持同步的。

第五步-流量切换

接下来就可以用类似灰度发布的方式,把读请求一点儿一点儿地切到新库上。同样,期间如果出问题的话,可以再切回旧库。全部读请求都切换到新库上之后,这个时候其实读写请求就已经都切换到新库上了,实际的切换已经完成了,但还有后续的收尾步骤。

第六步-下线历史逻辑

再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停掉对比程序,把服务的写状态改为只写新库。到这里,旧库就可以下线了。注意,整个迁移过程中,只有这个步骤是不可逆的。但是,这步的主要操作就是摘掉已经不再使用的旧库,对于在用的新库并没有什么改变,实际出问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在线更换数据库的全部流程。双写版本的服务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可以在下一次升级服务版本的时候,下线双写功能。

如何实现对比和补偿程序?

在上面的整个切换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个对比和补偿程序,是整个这个切换设计方案中的一个难点。这个对比和补偿程序的难度在于,我们要对比的是两个都在随时变换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类似复制状态机这样理论上严谨实际操作还很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对比和补偿。但还是可以根据业务数据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地实现对比和补偿,经过一段时间,把新旧两个数据库的差异,逐渐收敛到一致。

像订单这类时效性强的数据,是比较好对比和补偿的。因为订单一旦完成之后,就几乎不会再变了,那我们的对比和补偿程序,就可以依据订单完成时间,每次只对比这个时间窗口内完成的订单。补偿的逻辑也很简单,发现不一致的情况后,直接用旧库的订单数据覆盖新库的订单数据就可以了。

这样,切换双写期间,少量不一致的订单数据,等到订单完成之后,会被补偿程序修正。后续只要不是双写的时候,新库频繁写入失败,就可以保证两个库的数据完全一致。

比较麻烦的是更一般的情况,比如像商品信息这类数据,随时都有可能会变化。如果说数据上有更新时间,那我们的对比程序可以利用这个更新时间,每次在旧库取一个更新时间窗口内的数据,去新库上找相同主键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数据不一致,还要对比一下更新时间。如果新库数据的更新时间晚于旧库数据,那可能是对比期间数据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暂时不要补偿,放到下个时间窗口去继续对比。另外,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不要选取当前时间,而是要比当前时间早一点儿,比如 1 分钟前,避免去对比正在写入的数据。如果数据连时间戳也没有,那只能去旧库读取 Binlog,获取数据变化,然后去新库对比和补偿。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这些方法,如果严格推敲,都不是百分之百严谨的,都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经过对比和补偿后,新库的数据和旧库就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实践方法还是可以有效地收敛新旧两个库的数据差异,你可以酌情采用。

小结

设计在线切换数据库的技术方案,首先要保证安全性,确保每一个步骤一旦失败,都可以快速回滚。此外,还要确保迁移过程中不丢数据,这主要是依靠实时同步程序和对比补偿程序来实现。

我把这个复杂的切换过程的要点,按照顺序总结成下面这个列表:

  1. 上线同步程序,从旧库中复制数据到新库中,并实时保持同步;
  2. 上线双写服务,只读写旧库;
  3. 开启双写,同时停止同步程序;
  4. 开启对比和补偿程序,确保新旧数据库数据完全一样;
  5. 逐步切量读请求到新库上;
  6. 下线对比补偿程序,关闭双写,读写都切换到新库上;
  7. 下线旧库和服务的双写功能。
高并发系统-数据库关键点梳理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BLNJ导致索引有序性失效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BLNJ导致索引有序性失效

先来看表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REATE TABLE a (
`id`bigint AUTO_INCREMENT ,
`a` int,
`b` int,
PRIMARY KEY (`id`),
KEY `idx_a_b` (`a`,`b`)
);

CREATE TABLE b (
`id`bigint AUTO_INCREMENT ,
`b` int,
`c` int,
PRIMARY KEY (`id`)
)

看一下join语句,因为b上没有索引,所以mysql用的BLNJ:

1
2
3
4
explain select * from a 
join b using(b)
where a = 1
order by a, b;
id select_type table partitions type possible_keys key key_len ref rows filtered extra
1 SIMPLE a null ref idx_a_b idx_a_b 4 const 5206 100.00 Using temporary; Using filesort
1 SIMPLE b null ALL null null null Null 1000 100.00 Using where;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

如果b表有索引的话:

1
2
3
4
5
6
7
CREATE TABLE b (
`id`bigint AUTO_INCREMENT ,
`b` int,
`c` int,
PRIMARY KEY (`id`),
KEY `idx_b` (`b`)
)
id select_type table partitions type possible_keys key key_len ref rows filtered extra
1 SIMPLE a null ref idx_a_b idx_a_b 8 Const 5206 100.00 Using index condition
1 SIMPLE b null Ref idx_b Idx_b 4 b.b 50 100.00 null

可以发现a表idx_a_b有序性没有利用上,至于原因,先看一下BNLJ执行的流程图:

BNLJ.jpeg

执行过程为:

  1. 扫描表 t1,顺序读取数据行放入 join_buffer 中,直到 join_buffer 满了,继续第 2 步;
  2. 扫描表 t2,把 t2 中的每一行取出来,跟 join_buffer 中的数据做对比,满足 join 条件的,作为结果集的一部分返回;
  3. 清空 join_buffer;
  4. 继续扫描表 t1,顺序读取之后数据放入 join_buffer 中,继续执行第 2 步,直到所有数据读取完毕。

其中隐含的问题在于第二步:即使t1表的数据是有序读取到join_buffer中的,由于是先扫描t2表再关联join_buffer数据,导致join_buffer中的有序性失效。

如果表b有索引idx_b,那么使用BKA算法第二步的关联顺序与BNLJ相反,是先扫描join_buffer后通过索引关联t2,则可以利用join_buffer中的有序数据。

为什么引入间隙锁

为什么引入间隙锁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先使用一个小一点儿的表,建表和初始化语句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
(0,0,0),
(5,5,5),
(10,10,10),
(15,15,15),
(20,20,20),
(25,25,25);

这个表除了主键 id 外,还有一个索引 c,初始化语句在表中插入了 6 行数据。

下面的语句序列,是怎么加锁的,加的锁又是什么时候释放的呢?

1
select * from t where d = 5 for update;

比较好理解的是,这个语句会命中 d = 5 的这一行,对应的主键 id = 5,因此在 select 语句执行完成后,会在id = 5 这一行主键上加一个写锁,而且由于两阶段锁协议,这个写锁会在执行 commit 语句的时候释放。

由于字段 d 上没有索引,因此这条查询语句会做全表扫描。那么,其他被扫描到的,但是不满足条件的 5 行记录上,会不会被加锁呢?

我们知道,InnoDB 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所以本文接下来没有特殊说明的部分,都是设定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

幻读是什么?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假设只在 id = 5 这一行加锁,而其他行的不加锁的话,会怎么样。

下面先来看一下这个场景(这个结果是建立在前面假设之上,实际上是错误的):

img

假设只在 id = 5 这一行加行锁,可以看到,session A 里执行了三次查询,分别是 Q1、Q2 和 Q3。它们的 SQL 语句相同,都是 select * fom t where d=5 for update。我们来看一下这三条 SQL 语句,分别会返回什么结果。

  1. Q1 只返回 id = 5 这一行;
  2. 在 T2 时刻,session B 把 id = 0 这一行的 d 值改成了 5,因此 T3 时刻 Q2 查出来的是 id = 0 id = 5 这两行;
  3. 在 T4 时刻,session C 又插入一行(1,1,5),因此 T5 时刻 Q3 查出来的是 id = 0id = 1id = 5 的这三行。

其中,Q3 读到 id = 1 这一行的现象,被称为“幻读”。也就是说,幻读指的是一个事务在前后两次查询同一个范围的时候,后一次查询看到了前一次查询没有看到的行。

这里,我需要对“幻读”做一个说明:

  1.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普通的查询是快照读,是不会看到别的事务插入的数据的。因此,幻读在当前读下才会出现。
  2. 上面 session B 的修改结果,被 session A 之后的 select 语句用当前读看到,不能称为幻读。幻读仅专指新插入的行。

如果只从我们学到的事务可见性规则来分析的话,上面这三条 SQL 语句的返回结果都没有问题。

因为这三个查询都是加了 for update,都是当前读。而当前读的规则,就是要能读到所有已经提交的记录的最新值。并且,session B 和 sessionC 的两条语句,执行后就会提交,所以 Q2 和 Q3 就是应该看到这两个事务的操作效果,而且也看到了,这跟事务的可见性规则并不矛盾。

幻读有什么问题?

**首先是语义上的。**session A 在 T1 时刻就声明了,“我要把所有 d=5 的行锁住,不准别的事务进行读写操作”。所以我们假设只锁了id = 5这一行的语义与select * from t where d = 5 for update 不同。

其次,是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这个数据不一致到底是怎么引入的?**肯定是前面的假设有问题。

我们把扫描过程中碰到的行,也都加上写锁,再来看看执行效果。

img

由于 session A 把所有的行都加了写锁,所以 session B 在执行第一个 update 语句的时候就被锁住了。需要等到 T6 时刻 session A 提交以后,session B 才能继续执行。

这样对于 id = 0 这一行,在数据库里的最终结果还是 (0,5,5)。在 binlog 里面,执行序列是这样的:

1
2
3
4
5
6
7
insert into t values(1,1,5); /*(1,1,5)*/
update t set c=5 where id=1; /*(1,5,5)*/

update t set d=100 where d=5;/* 所有 d=5 的行,d 改成 100*/

update t set d=5 where id=0; /*(0,0,5)*/
update t set c=5 where id=0; /*(0,5,5)*/

可以看到,按照日志顺序执行,id = 0 这一行的最终结果也是 (0,5,5)。所以,id = 0 这一行的问题解决了。

但同时你也可以看到,id = 1 这一行,在数据库里面的结果是 (1,5,5),而根据 binlog 的执行结果是 (1,5,100),也就是说幻读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为什么我们已经这么“凶残”地,把所有的记录都上了锁,还是阻止不了 id = 1 这一行的插入和更新呢?

原因很简单。在 T3 时刻,我们给所有行加锁的时候,id = 1 这一行还不存在,不存在也就加不上锁。

**也就是说,即使把所有的记录都加上锁,还是阻止不了新插入的记录,**这也是为什么“幻读”会被单独拿出来解决的原因。

如何解决幻读?

现在你知道了,产生幻读的原因是,行锁只能锁住行,但是新插入记录这个动作,要更新的是记录之间的“间隙”。因此,为了解决幻读问题,InnoDB 只好引入新的锁,也就是间隙锁 (Gap Lock)。

顾名思义,间隙锁,锁的就是两个值之间的空隙。比如文章开头的表 t,初始化插入了 6 个记录,这就产生了 7 个间隙。

img

这样,当你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d=5 for update 的时候,就不止是给数据库中已有的 6 个记录加上了行锁,还同时加了 7 个间隙锁。这样就确保了无法再插入新的记录。

也就是说这时候,在一行行扫描的过程中,不仅将给行加上了行锁,还给行两边的空隙,也加上了间隙锁。

现在你知道了,数据行是可以加上锁的实体,数据行之间的间隙,也是可以加上锁的实体。但是间隙锁跟我们之前碰到过的锁都不太一样。

比如行锁,分成读锁和写锁。下图就是这两种类型行锁的冲突关系。

img

也就是说,跟行锁有冲突关系的是“另外一个行锁”。

但是间隙锁不一样,**跟间隙锁存在冲突关系的,是“往这个间隙中插入一个记录”这个操作。**间隙锁之间都不存在冲突关系。

这句话不太好理解,我给你举个例子:

img

这里 session B 并不会被堵住。因为表 t 里并没有 c = 7 这个记录,因此 session A 加的是间隙锁 (5,10)。而 session B 也是在这个间隙加的间隙锁。它们有共同的目标,即:保护这个间隙,不允许插入值。但,它们之间是不冲突的。

间隙锁和行锁合称 next-key lock,每个 next-key lock 是前开后闭区间。也就是说,我们的表 t 初始化以后,如果用 select * from t for update 要把整个表所有记录锁起来,就形成了 7 个 next-key lock,分别是 (-∞,0]、(0,5]、(5,10]、(10,15]、(15,20]、(20, 25]、(25, +supremum]。

备注:这篇文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我们把间隙锁记为开区间,把 next-key lock 记为前开后闭区间。

你可能会问说,这个 supremum 从哪儿来的呢?

这是因为 +∞是开区间。实现上,InnoDB 给每个索引加了一个不存在的最大值 supremum,这样才符合我们前面说的“都是前开后闭区间”。

间隙锁和 next-key lock 的引入,帮我们解决了幻读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

对应到我们这个例子的表来说,业务逻辑这样的:任意锁住一行,如果这一行不存在的话就插入,如果存在这一行就更新它的数据,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N for update;

/* 如果行不存在 */
insert into t values(N,N,N);
/* 如果行存在 */
update t set d=N set id=N;

commit;

这个逻辑一旦有并发,就会碰到死锁。你一定也觉得奇怪,这个逻辑每次操作前用 for update 锁起来,已经是最严格的模式了,怎么还会有死锁呢?

这里,我用两个 session 来模拟并发,并假设 N=9。

img

图 8 间隙锁导致的死锁

你看到了,其实都不需要用到后面的 update 语句,就已经形成死锁了。我们按语句执行顺序来分析一下:

  1. session A 执行 select … for update 语句,由于 id = 9 这一行并不存在,因此会加上间隙锁 (5,10);
  2. session B 执行 select … for update 语句,同样会加上间隙锁 (5,10),间隙锁之间不会冲突,因此这个语句可以执行成功;
  3. session B 试图插入一行 (9,9,9),被 session A 的间隙锁挡住了,只好进入等待;
  4. session A 试图插入一行 (9,9,9),被 session B 的间隙锁挡住了。

至此,两个 session 进入互相等待状态,形成死锁。当然,InnoDB 的死锁检测马上就发现了这对死锁关系,让 session A 的 insert 语句报错返回了。

你现在知道了,间隙锁的引入,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语句锁住更大的范围,这其实是影响了并发度的

你可能会说,为了解决幻读的问题,我们引入了这么一大串内容,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处理方法呢。

我在文章一开始就说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今天和你分析的问题都是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的,间隙锁是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才会生效的。所以,你如果把隔离级别设置为读提交的话,就没有间隙锁了。但同时,你要解决可能出现的数据和日志不一致问题,需要把 binlog 格式设置为 row。这,也是现在不少公司使用的配置组合。

NoSql相对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

NoSql相对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

使用 NoSQL 提升写入性能

数据库系统大多使用的是传统的机械磁盘,对于机械磁盘的访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机 IO;另一种是顺序 IO。随机 IO 就需要花费时间做昂贵的磁盘寻道,一般来说,它的读写效率要比顺序 IO 小两到三个数量级,所以我们想要提升写入的性能就要尽量减少随机 IO。

以 MySQL 的 InnoDB 存储引擎来说,更新 binlog、redolog、undolog 都是在做顺序 IO,而更新 datafile 和索引文件则是在做随机 IO,而为了减少随机 IO 的发生,关系数据库已经做了很多的优化,比如说写入时先写入内存,然后批量刷新到磁盘上,但是随机 IO 还是会发生。

索引在 InnoDB 引擎中是以 B+ 树方式来组织的,而 MySQL 主键是聚簇索引(一种索引类型,数据与索引数据放在一起),既然数据和索引数据放在一起,那么在数据插入或者更新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要插入的位置,再把数据写到特定的位置上,这就产生了随机的 IO。而且一旦发生了页分裂,就不可避免会做数据的移动,也会极大地损耗写入性能。

NoSQL 数据库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它们有多种的解决方式,这里我给你讲一种最常见的方案,就是很多 NoSQL 数据库都在使用的**基于 LSM 树的存储引擎,**这种算法使用最多,所以在这里着重剖析一下。

LSM 树(Log-Structured Merge Tree)牺牲了一定的读性能来换取写入数据的高性能,Hbase、Cassandra、LevelDB 都是用这种算法作为存储的引擎。

它的思想很简单,数据首先会写入到一个叫做 MemTable 的内存结构中,在 MemTable 中数据是按照写入的 Key 来排序的。为了防止 MemTable 里面的数据因为机器掉电或者重启而丢失,一般会通过写 Write Ahead Log 的方式将数据备份在磁盘上。

MemTable 在累积到一定规模时,它会被刷新生成一个新的文件,我们把这个文件叫做 SSTable(Sorted String Table)。当 SSTable 达到一定数量时,我们会将这些 SSTable 合并,减少文件的数量,因为 SSTable 都是有序的,所以合并的速度也很快。

当从 LSM 树里面读数据时,我们首先从 MemTable 中查找数据,如果数据没有找到,再从 SSTable 中查找数据。因为存储的数据都是有序的,所以查找的效率是很高的,只是因为数据被拆分成多个 SSTable,所以读取的效率会低于 B+ 树索引。

sstable.jpg

和 LSM 树类似的算法有很多,比如说 TokuDB 使用的名为 Fractal tree 的索引结构,它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将随机 IO 变成顺序的 IO,从而提升写入的性能。

提升扩展性

另外,在扩展性方面,很多 NoSQL 数据库也有着先天的优势。还是以你的垂直电商系统为例,你已经为你的电商系统增加了评论系统,开始你的评估比较乐观,觉得电商系统的评论量级不会增长很快,所以就为它分了 8 个库,每个库拆分成 16 张表。

但是评论系统上线之后,存储量级增长的异常迅猛,你不得不将数据库拆分成更多的库表,而数据也要重新迁移到新的库表中,过程非常痛苦,而且数据迁移的过程也非常容易出错。

这时,你考虑是否可以考虑使用 NoSQL 数据库来彻底解决扩展性的问题,经过调研你发现它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分布式和大数据存储的场景,比如像 MongoDB 就有三个扩展性方面的特性。

  • 其一是 Replica,也叫做副本集,你可以理解为主从分离,也就是通过将数据拷贝成多份来保证当主挂掉后数据不会丢失。同时呢,Replica 还可以分担读请求。Replica 中有主节点来承担写请求,并且把对数据变动记录到 oplog 里(类似于 binlog);从节点接收到 oplog 后就会修改自身的数据以保持和主节点的一致。一旦主节点挂掉,MongoDB 会从从节点中选取一个节点成为主节点,可以继续提供写数据服务。
  • 其二是 Shard,也叫做分片,你可以理解为分库分表,即将数据按照某种规则拆分成多份,存储在不同的机器上。MongoDB 的 Sharding 特性一般需要三个角色来支持,一个是 Shard Server,它是实际存储数据的节点,是一个独立的 Mongod 进程;二是 Config Server,也是一组 Mongod 进程,主要存储一些元信息,比如说哪些分片存储了哪些数据等;最后是 Route Server,它不实际存储数据,仅仅作为路由使用,它从 Config Server 中获取元信息后,将请求路由到正确的 Shard Server 中。

mongodb.jpg

  • 其三是负载均衡,就是当 MongoDB 发现 Shard 之间数据分布不均匀,会启动 Balancer 进程对数据做重新的分配,最终让不同 Shard Server 的数据可以尽量的均衡。当我们的 Shard Server 存储空间不足需要扩容时,数据会自动被移动到新的 Shard Server 上,减少了数据迁移和验证的成本。

你可以看到,NoSQL 数据库中内置的扩展性方面的特性可以让我们不再需要对数据库做分库分表和主从分离,也是对传统数据库一个良好的补充。